升級水運系統,完善內河航運基礎設施網絡,優化港口布局,加快集疏港鐵路專用線建設。發展多式聯運,推進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建設,引導示范項目牽頭企業積極拓展運輸貨物品類,增加
機制砂石等貨物,推動中長距離砂石運輸向水路和鐵路轉移。
沿水運航道適當規范建設一批符合自然資源、生態環境、水利行業管理要求的上砂碼頭、洗砂場、砂石堆場以及外地砂石水運臨時中轉裝卸點,解決砂石供應“Z后一公里”問題。石子機制砂運輸是砂石成本重要構成,也是影響市場砂石價格的關鍵。
長期以來,石子機制砂運輸一直由企業自行解決,如自建碼頭,自備船隊等。但因整體上分散,缺乏設施配套及系統化的清運流程,導致市場調節滯后,企業“一擁而上,一哄而散”也加劇市場的供需失衡,為砂石來源及質量監管帶來一定困難。
完善
砂石水運布局后,砂石運輸將更為便捷、規范,為穩定市場供應,打擊非法砂石挖運活動以及保障工程施工質量打好基礎。積極吸引社會資本進入,允許和支持民營企業平等進入砂石礦山開采、河道開采、海砂開采等行業,保護民營砂石生產企業合法權益。
自然資源、生態環境、水利、應急管理、林業等部門要進一步依法下放審批權限,優化審批流程,壓縮審批時限,研究將串聯審批改為并聯審批,切實提高審批效率和審批服務水平。
